湖南省多家上市公司回购增持股份 股票免息配资骗局
浙江博蓝特的前身东晶博蓝特设立于2012年。2016年初,东晶博蓝特吸收合并东晶新材料,变身为现在的博蓝特。从股权演变看,东晶博蓝特设立之初,东晶电子持有90%股权,另10%股权由韩国CTLAB公司持有。2014年、2015年,韩国CTLAB分两次将10%股份转让给天富运科技。东晶新材料设立于2014年底,东晶电子持有70%股权,徐良、刘忠尧持有另30%股权,两人分别任该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2015年11月,东晶电子以优化资产结构为名,将东晶博蓝特90%股权和东晶新材料70%股权“打包”转让给徐良、刘忠尧、德盛通和天富运科技。收购预案显示,德盛通、天富运科技是徐良、刘忠尧等参股的员工持股平台。由此可见,通过这次收购,徐良、刘忠尧事实上完成了对东晶博蓝特、东晶新材料的MBO。据资料披露,1972年出生的徐良,曾在日企工作,拥有蓝宝石衬底片加工的专业技术和特长;刘忠尧拥有韩国等广泛的国外销售渠道和丰富的市场营销经验。当时公告披露,2015年1月至9月,东晶博蓝特亏损2308万元,东晶新材料亏损2965万元,两家公司合计亏损额超过5200万元。以2015年9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东晶博蓝特90%股权的转让价定为2850万元,东晶新材料70%股权转让价为2370万元,股权转让费合计5220万元。“暖心”的是,当时东晶电子还借款给东晶博蓝特6428.4万元,东晶电子同意该款项在股权出售完成后两年内偿还。不难看出,徐良、刘忠尧倚靠东晶电子,完成了蓝宝石衬底产品的产业化,并在MBO后整合两家公司成就了现在的博蓝特。资产成色待考似是经过了精心安排,2016年3月,东晶博蓝特出资3761.6万元受让了东晶电子旗下东晶光电的存货、设备类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博蓝特由此再获重要资产。从收购东晶博蓝特和东晶新材料,到受让存货及固定资产,徐良、刘忠尧团队以不到9000万元的代价,从老东家东晶电子手中获得了蓝宝石衬底的核心资产,完成了移花接木的腾挪。令人讶异的是,累计亏损5000多万元的两家公司,被徐良、刘忠尧团队收编后“枯木逢春”。据披露,博蓝特2016年度营收达1.7亿元,当年盈利896万元,2017年度、2018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2.89亿元、3.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217万元和2123万元。“同样的核心管理团队,同一资产在上市公司体内和体外,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业绩差异?”有市场人士这样发问,“是东晶电子隐匿了业绩,还是博蓝特获得外力的帮助?”可以肯定的是,资本扮演了重要作用。据披露,2017年6月始,外部资本密集入股博蓝特,至2018年3月,公司陆续完成了七轮增资,引入了瑞和六号、鼎凯投资、南海成长等10多名外部投资者,估值从3亿元攀升至5.59亿元,再到本次作价6.5亿元。其中,乾照光电持有49.51%份额的乾芯投资今年3月才入股博蓝特,本次收购中又将以获得现金的方式退出。对于博蓝特近年的业绩变化及承诺业绩的可实现性等问题,深交所关注函要求公司进一步披露客户、订单、可比公司情况等事项。然而,乾照光电这项收购目前并未获得两大重要股东的认同。此外,董事商敬军投出反对票,列出了5项理由,其中包括“上市公司对并购标的尚未进行全面、完整了解,建议先以产业基金增资控股、深度了解磨合后再由上市公司收购”。 股票免息配资骗局
一份减持公告缘何有如此威力?原来,长江证券超越9号的出资方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以及部分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以及骨干员工,其中公司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认购20.34%,董监高认购比例2.13%。据该公告,将被减持的4.68%股份是在回天新材2014年非公开发行股份时取得的,如今3年锁定期已过。但从回天新材的股价走势来看,目前并非减持的好时机。回查彼时公告,长江证券超越9号的成本价格是每股12.94元,后经过历年高送转及分红,其成本价应该已不到6元/股。事实上,就在长江证券超越9号披露清仓计划前不久,回天新材大股东也披露了减持股份的计划。据悉,持有公司17.84%股份的章锋、3.88%股份的刘鹏以及3.88%股份吴正明(三人系一致行动人,同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拟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公司总股本的1.98%,股份获取时间与价格同长江证券超越9号一致。将时间再往回拨,回天新材7月9日公告,曹洪俊以2.42亿元合计受让实控人章锋等11人协议转让的公司股份287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75%。公开信息显示,曹洪俊是资本市场的生面孔,曾“家里有矿”的他,目前是湖北鑫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洪俊曾表示,受让股份是基于对公司投资价值的认可,属投资需要,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增持或减持的可能。经查,上述股份已于7月26日完成过户登记。根据回天新材最新披露的质押情况,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章锋、刘鹏、吴正明、王争业、史襄桥、赵勇刚共持有公司股份1.15亿股,占总股本的27.05%。今年8月解除部分质押后,仍处于质押状态的股份数量为6519.50万股,占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56.62%,占公司总股本的15.31%。 新华社记者陈炜伟 拥抱科技:让大数据变成大宗商品上市交易 与此同时,厦门农商银行还通过推动农户、社区居民精准建档和信用单位创建等工作,优化村居信用环境,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截至2018年9月已建档达13.1万户,实现厦门147个行政村100%全覆盖。此外,厦门全市有102家单位获得“信用单位”授牌,诚实守信成为新风尚。 而承德露露与汕头露露之间围绕露露品牌知识产权的纠纷,在2015年才被揭开。据承德露露公告,在2015年,承德露露筹划再融资事项时,意外获得两份备忘录文件。 帝亚吉欧的现金状况在2018年有所下降,自由现金流减少2.24亿英镑,至6.93亿英镑。来自业务和融资活动的较弱现金流被来自投资活动的较低现金流出部分抵消。 股票免息配资骗局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发布大股东倡议“兜底式”增持的公告。仅10月17日晚,就有7家公司发布类似公告,董事长或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向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同时承诺兜底。以东方雨虹为例,公司10月17日晚间公告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高度认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卫国倡议,公司及下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全体员工积极买入公司股票。经公司证券部事先登记确认拟购买数量,并在2018年10月18日至2018年11月17日期间完成净买入东方雨虹股票,连续持有12个月以上,且持有期间连续在东方雨虹履职,该等东方雨虹股票的收益归员工个人所有;若该等股票产生亏损,予以全额补偿。部分公司在倡议书公告中指出,倡议人从未减持过公司股份,并积极参与增持。以旷达科技为例,公司10月17日晚间公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沈介良向公司董事会提交了《向公司全体员工发出增持公司股票的倡议书》。同时表示,公司于2010年12月7日上市至今,其从未减持过公司股票。且在公司股价低迷时,其本人及一致行动人旷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旷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续增持公司股票,积极维护公司股价稳定。不少公司披露了“兜底式”增持的进展情况,但多数效果不尽如人意,员工增持规模整体较小。以美芝股份为例,公司10月17日晚间公告,董事长发出倡议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员工中共有23位员工在倡议买入期间增持公司股票,累计增持公司股票数量为16.41万股,增持总金额为338.12万元。梳理发现,多数公司并未跟踪披露12个月持有期结束后,倡议人履约情况。而披露数据的公司,倡议人实际补偿金额不大。以安居宝为例,公司6月13日晚间公告了董事长兜底补偿完成情况,截至2018年6月8日,除辞职员工外,符合补偿条件的员工合计18人,需补偿金额合计100.53万元。业内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应及时披露“兜底式”增持的后续进展情况,履行信披义务。2017年出现的“兜底式”增持潮,目前基本都已到期。但不少个股跌幅较大,不排除部分上市公司倡议人推迟或更改补偿时间。近半公司披露增持计划除了倡议员工增持,今年以来重要股东自己增持的情况也很普遍。10月18日晚,超过20家公司披露了重要股东的增持情况。增持计划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今年以来1536家上市公司公告了重要股东的增持计划,接近上市公司总量的一半。仅10月份以来,就有上百家公司披露了高管增持计划。而去年同期仅912家公司披露了增持计划。增持计划实施方面,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1034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增持了公司股票;剔除增持金额不明确的公司,1015家公司重要股东增持金额总计959.39亿元(参考市值)。去年同期,813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公司股票;剔除增持金额不明确的公司,79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增持共计1134.71亿元。多数公司披露增持计划后,股价拉升明显。以新华联为例,公司10月17日午间公告,近日收到控股股东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新华联控股”)的通知,新华联控股计划增持不低于1亿元的公司股票,增持价格区间为3.74元-5元/股,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实施完毕。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从早盘的跌停,拉升至收盘时的5.29%,日振幅超过15%。减持规模增长两成二级市场持续走低,不少公司重要股东选择减持股份,其中有的股东拟清仓式减持。从目前情况看,重要股东实际减持金额同比增长近20%。以回天新材为例,公司10月18日晚间公告,股东长江证券资管计划拟在6个月内清仓减持4.68%股份。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8日收盘,1009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在二级市场减持了公司股票;剔除减持金额不明确的公司,1002家公司重要股东减持金额总计1751.13亿元。而去年同期864家公司重要股东减持了股票;剔除减持金额不明确的公司,853家公司重要股东减持金额共计1462.33亿元。部分公司增持和减持同时存在。以科泰电源为例,公司10月7日晚间披露高管增持计划和控股股东的减持计划,董事、总裁许乃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300万股且不超过600万股公司股份。同时,公司接到控股股东科泰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新疆荣旭泰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减持计划告知函》,拟合计减持2440万股。主要用于支持公司董事、高管的增持行为,同时以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缓解自身资金需求压力,是重要股东减持的重要原因。以天际股份为例,公司10月18日晚间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拟自本公告日起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640.96万股股份。减持原因在于资金安排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重要股东选择减持,主要在于股权质押比例较大。在股价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不得不减持以降低杠杆,防止质押股份爆仓。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重要股东对公司实际情况较为了解,公司未来股票价格、实际经营情况、业绩预期都比中小投资者了解更为准确。重要股东持股比例高,一旦大规模减持,会对公司股价产生较大冲击。从行业方面看,据Wind数据统计,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今年以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四大行业被重要股东减持股票的公司数量排名靠前,分别为124家、95家、80家、7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