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发文完善停复牌制度 “不停、短停、间歇性停牌”确立为停复牌基本原则优化交易监管、减少交易阻力、激发市场活力的首个政策宣告落地。昨日晚间,证监会官方网站发布信息称,证监会已于近日发布《关于完善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制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该意见的核心内容在于将“不停牌、短期停牌、间歇性停牌”确立为上市公司股票停复牌的基本原则,压缩了包括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内的股票停牌期限,强化了股票停复牌信息披露要求,同时明确了相应配套工作安排。下一步,证券交易所将按照《指导意见》修改完善股票停复牌具体规则,建立股票停牌时间与成分股指数剔除挂钩机制和停牌信息公示制度,并定期向市场公告上市公司停牌频次、时长排序情况,督促上市公司采取措施减少停牌。《指导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四方面: 图:QuestMobile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大报告 在五部门发布《关于鼓励相关机构参与市场化债转股的通知》后,债转股的相关法规就基本齐备了。最近发布的有关债转股的法规是2018年6月29日银保监会发布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这个办法的制定原则是推动市场化、法治化银行债转股健康有序开展,规范银行债转股业务行为,提高债转股效率。这与五部门昨日发布的通知构成了姊妹篇,目的都是为了让市场化债转股加速落地,确保扩量提质。 对邓雯雯来说,在这次挑战中,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我们在街上走了很久,走马观花地看,不敢去问要不要招人。” 根据《中国保险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三五”时期中国保险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到 2020 年末,中国保险业的原保险保费收入预计达到 4.5 万亿元,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预计分别达到5.0%及 3,500 元/人,保险业总资产预计达到25万亿元。 股票配资方会亏损吗?
11月7日早间,光洋股份披露称,光洋控股的股东正在筹划将其股权转让给东方富海。此后,光洋股份股票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以光洋股份11月6日收盘价计算,光洋控股所持上市公司股份对应的市值约6.87亿元,东方富海的此番接盘较之溢价超七成。此番光洋控股的控股权转让之所以备受市场关注,还因接盘方东方富海是国内知名的PE机构。官网信息显示,东方富海主要投资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健康医疗、新材料等行业,自成立后该机构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目前已投资项目超过360个,71个项目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退出。而在东方富海之前,已有PE控股上市公司的案例。九鼎投资曾于2015年间接控股彼时的中江地产(600053),后通过资产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核心资产,最终实现曲线上市,成为PE登陆A股的首例。那么,东方富海此番接盘光洋控股,是否有意效仿九鼎投资?梳理九鼎投资的发展脉络,其走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是登陆新三板,并成功实现大笔融资,其后再控股A股企业。2015年11月,东方富海曾在股转系统官网公开披露新三板挂牌的申报材料。然而,因相关政策变化,2016年初类金融机构暂停挂牌新三板,东方富海的新三板上市之路也被搁置。2017年,东方富海开始与一家A股公司结缘,宝新能源(000690)以14.4亿元的价格持有东方富海30%的股份,东方富海也因此成为A股公司旗下资产;与此同时,东方富海员工持股计划富海久泰,目前也持有宝新能源5.47%的股份,为该公司第二大股东。坊间曾有猜测,东方富海有意搭乘宝新能源实现上市计划。从公司运营情况来看,东方富海2017年实现净利润1.18亿元,未达到宝新能源收购时的业绩承诺数3亿元。不过,据宝新能源披露,东方富海的盈利能力仍在向好,预计该公司2018年将新增70亿元人民币和5000万美元的新基金管理规模,预计申报IPO的项目为18个。对于此番拟控股光洋股份事项,11日晚间,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他表示:“现在还不方便说,目前只是意向,没有达成交易。” 近年来,在年轻群体中,共享住宿的消费潮流逐渐风行:一套房,一间屋,都可以成为旅行在异域他乡时的安身之所。不过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种以在线短租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却处在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存在诸如治安、消防、卫生等安全隐患。(4月18日《人民日报》)乘着共享经济的快车,各地共享住宿成为旅游者热捧的一种居住方式。这种新兴的共享经济是一种双赢,居民通过盘活闲置的住房资源,能够用低廉的价格与便捷的体验带来不错的收入,而在旅行者看来,民宿不同于传统的饭店旅馆,它或许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却能感受到当地风情、体验当地生活。去年就有主流媒体作过社会调查,67.6%的受访者称外出旅行时会住民宿。这个调查数据令人欣喜,这说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开始出现“逆城市化”需求,特别是当“看山望水忆乡愁”,“为了一间房,选择一次旅行”,逐渐成为众多旅行爱好者的新选择,也势必让农村经济迎来一个新增长点。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晚,A股20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中,除航天机电、隆基股份、上海电气以及京运通等4家企业尚未披露今年三季报之外,其余16家企业均已完成三季报披露工作。总体来看,报喜者少而报忧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