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穿仓
18日,中弘股份的走势没有一点点悬念。开盘一字跌停,直至收盘,它仍牢牢被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中弘股份收报0.74元/股,收盘跌停板封单817.9万手。18日中弘股份成交额锐减,全天仅成交5739.13万元。股价失守“生死线”之前,公司的基本面也“命悬一线”。首先是连续亏损。主营业务为地产的中弘股份,近年来持续巨亏。2018年半年度报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26亿元,同比大减4625.39%,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骤降3764.20%。其次是债台高筑。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55.87亿元,公司主业停顿,资金紧张,在建地产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最后因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今年8月,公司被曝出累计50.3亿元的债务违约,并且因公司2017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被安徽证监局立案调查。5月,安徽证监局也曾表示,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公司进行行政监管措施。多券商踩雷 计提坏账亏大了因中弘股份的股东办理了多笔股票质押,涉及其中的券商将遭受重创。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中弘股份共有53笔股票质押,涉及股份数为22.21亿股,全部为无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47%。其中,办理最多股票质押业务的当属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弘卓业”)。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某债权人处获得的一份中弘卓业的负债明细表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在内的11家金融机构向中弘卓业提供融资,贷款余额合计超过3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券商场内股票质押办理。例如,东吴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就在2018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为中弘卓业提供质押融资服务的相关信息。东吴证券在去年10月11日与中弘卓业签订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协议,中弘卓业将其持有的2.64亿股质押给东吴证券,融资2.5亿元。然而,在质押期间,中弘卓业的全部持股22.28亿股被轮候冻结。东吴证券要求中弘卓业提前购回,中弘卓业未能履约。目前,东吴证券已向苏州中级法院提起诉讼,但截至今年6月30日,此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兴业证券半年报也显示,此前为中弘卓业提供融资2.3亿元,其中2000万已于去年底提前购回,剩下2.1亿元尚未购回。某不愿具名的资方人士表示,目前,其公司已对这一项目计提了三分之一融资额的坏账准备。若中弘股份退市成行,公司只能再一次性全额计提坏账。计提坏账会出现什么后果?有分析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以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东吴证券为例,若按照前述资方思路计提坏账,先提三分之一,年底再计提全额的话,无疑对财报是巨大负面冲击。上述资方人士还进一步分析,目前涉及负债达数百亿元,中弘股份大概率是资不抵债,中弘卓业的持股价值可能归零。不过,未来清偿债务时,股票质押是有担保的债权,排序在缴纳社保和税收之后,相比于一般债权而言,具有优先受偿权。也有资方认为,鉴于中弘股份的大量资产为土地,若将其土地所有权全部出售,应该能收回一部分债权。“根据我们现在的预估,最终可能能收回10%至20%的债权。”多家券商自17日开始将中弘股份调出担保品范围、调低中弘股份的公允价值。其中,中信证券已将其公允价格调整至0元。 上海一名驾驶员把车停在禁停区域,他从办公室出来后发现自己车窗上贴了张罚单,要求扫描二维码支付罚款,他用微信支付缴纳了罚款。但几天后,他收到交警的通知,说他尚未缴纳违停罚款。原来,他之前扫码支付的是个诈骗二维码,他交的罚款直接转进一个私人微信账户。由于该账户的头像是名男性警官,他未经辨认便扫码支付。 “去年11月,商务部等多部委发出通知,对于跨境电商有了全面规定,但落地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有电商平台和商家反馈,目前比较典型的问题是,跨境商品在中外对于标签标注标准不一致时,作为跨境电商企业,对于这些商品的信息是简单翻译就可以,还是必须严格按照中国的标准进行合规。 配资穿仓
魏京京向记者坦言,如果条件允许,图麟会考虑争取科创板的机会,“科创板类似于中国的纳斯达克,这意味着除了PE、VC之外,早期科技创新型企业多了一个面向公众市场融资的机会。”不少像图麟科技这样立足于创新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均对科创板充满了期待。上海市浦东科技金融服务联合会理事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创业投资协会理事长陆铭认为,科创板对于那些拥有先进核心技术壁垒的科技创新类企业、海外回归的中概股龙头以及新三板的优质创新企业,都可能敞开大门。“我们认为科创板可能会参考‘淡化盈利性+创新高标准’的上市标准: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陆铭称。哪些产业有望尝鲜此前,上交所澄清了市场关于科创板“首批挂牌企业名单”的传闻,并表态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争取在明年上半年见到成效。那么,哪些产业、哪些公司有望第一批吃到“螃蟹”,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科创板应重点针对技术上处于市场顶尖,但市场规模、成熟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战略新兴产业,与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形成错位发展。”陆铭认为,“多年来,不少创新企业受制于盈利和股权结构等方面要求,在关键时期失去了境内资本市场的支持或者只能选择去境外市场融资,而科创板的设立,必将给创新企业带来更大的资本市场支持。”中金公司认为,具备一定的先进核心技术壁垒、产业自主性较强、有潜在进口替代能力、研发投入较高且初期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有望优先考虑。具体行业上,安信证券认为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云服务、大健康、大数据等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创新行业的部分公司,具备入选的可能性。在魏京京看来,科创板与既有的主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层级做了错位划分,其中特别突出了“科技”和“创新”的概念,给早期的创新型企业留足了空间。可供参考的是,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七大新经济领域成为试点的重点行业。陆铭认为,科创板将聚焦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魏京京进一步指出,按照目前国家对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扶持方向,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四个领域都是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创”行业,可以给予适当倾斜。此外,一些“互联网+”创新模式也为这些新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必要的“场景”支撑,也应在科创板上市方面有所考量。上海重点扶持的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也都值得考虑。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资本市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鼓励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成为监管层日益强调的问题。上海此前在部署2018年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工作时也表态,既要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出,也要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必选CFO张钜认为,在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IoT、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前景的产业方面,中国创新型企业应利用资本市场努力走到国际前列。张钜同时建议,科创板应尊重资本的自由流动属性,不应该在行业或地域上设限。“我们可以有鼓励重点发展的行业,但不建议对科技创新企业设立特定的行业或地域门槛,应该倡导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让市场来做选择。”建议淡化财务指标限制此前上证报在进行“创新型企业系列调研”时发现,“放宽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提高发行制度的包容性”成为创新型企业最迫切呼吁解决的问题。多家创新型企业建议监管层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核和把关,改革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认可度、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发明专利数量、销售增长情况、毛利率水平和打破国际垄断能力等指标,来全方位评价创新型企业的价值。陆铭建议,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作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例如,一些个性化企业在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或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时,可以考虑对其不再设置净利润、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限制,降低标准。魏京京呼吁,从科技型企业来看,原来针对IPO考核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人工智能和医药行业的前期技术投入很大,在尚未形成规模销售收入的阶段,需要参考其技术领先性和产业化前景来判断其价值。”魏京京说,基于此,企业呼吁监管层在政策制定上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做一些特殊的政策安排。前沿生物副总裁兼董秘王勇认为,对生物医药行业应更强调国际创新和原创开发能力,导入市场淘汰机制。“最新香港联交所有关生物医药上市章节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信达生物首席财务官奚浩认为,科创板的上市门槛要适度,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此外,还要考虑上市后融资的需求。“公司做创新药,需要不停地投入进行研发,未来需要多次融资。对科创板的企业,要打破融资的时间限制。”他坦言。也有新三板挂牌企业高管建议,要保持制度设计的一致性和制度衔接的一贯性。科创板开始时可以小范围推进,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以鼓励创新为重,重“质”不重“量”。一旦制度成熟后,再随着市场的反馈进行推广也不迟。(刘艺文对此文亦有贡献) 工银科技创新三年封闭混合型基金拟任基金经理张继圣表示,资产配置方面,主要考虑基本面、估值面、资金面、政策面和技术面五大因素。科创板的投资逻辑相对A股主板、创业板更偏向成长型。个股选择标准主要看公司的研发投入、产品推出计划、经营商业模式等,寻找细分领域的领导型或创新型公司。 业绩下滑 事实上,因涉嫌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经营行为,许多外卖平台已经多次被市场监管部门约谈并罚款,但相关行为仍屡禁不止。 实控人持股被司法冻结 金利华电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