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两机场城市 孙龙江给出两个关键词:“公平”和“信心”。他说,电商法为诚信经营者营造出公平的竞争环境,过去刷单、恶意评价和恶意刷好评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商家之间可以公平竞争。而且电商法的出台,进一步提出了商家亮照等要求,这也让商户在经营中更有信心。 老龄化日益成为全球的一大挑战。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占全球总人口比重将超过1/5,从目前的9亿多人增加到21亿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许多老人的资产收益足够覆盖养老需求,并具有高出平均水平的消费能力。瑞士信贷银行的调查显示,在几乎所有发达国家,60岁以上消费者的人均消费额超过25-64岁年龄段的平均水平。未来20年,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加。在日本,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持有全国大约70%的家庭金融资产。 长春长生被罚没91亿元 配资平台实盘交易
此外,督察组还发现,工业、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的现象依然严重。细究污水直排的原因,大量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未完工,现有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或是主要原因。“回头看”反馈显示,近年来江西省萍乡市水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督察组调查发现,2014年以来,萍乡市污水处理厂一直满负荷运行,截至“回头看”督察进驻时,扩建项目仍处于立项阶段,每天溢流近4万吨/日。此外,江西省鹰潭市月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能力8000吨,但实际日均进水仅30余吨,大量生活污水直排。类似的,广西玉林市南流江污染严重,但整改工作明显滞后。反馈意见显示,该流域内7个工业园均应于2017年底前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但实际仅建成2个。再如银川市,督察组发现该市原有5个需升级改造的污水处理厂中有4个未按期完成提标改造工作,其中本应于2017年底建成的第一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在截至“回头看”时仍处在建设阶段。据披露,2018年该厂每天有8.5万立方米、氨氮浓度达到20毫克/升左右的超标污水排入银新干沟。“具体到水源、流域治理,由于投入属于长周期,因此虚假整改、表面整改之风盛行,再加上各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滋养了敷衍应对的消极心态。”有行业专家对记者表示,不过,从反馈情况来看,对涉事企业、地方党委政府言辞犀利,反映出中央的治理决心,这对当地政府在环境问题的处理以及参与其中的企业的要求势必会更高。固废处置频频造假虽然目前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发展迅速,但无害化处理产能缺口依然巨大,这在此次“回头看”反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关注环保监管的投资者对ST辉丰应该并不陌生,早在今年4月,该公司就因相关环保问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然而,在此次“回头看”期间,ST辉丰旗下公司再曝污染问题。据披露,因危废违法处置问题严重,其下属华通化学被公开点名批评。记者查阅ST辉丰公告,上述披露事项已被公布。公告显示,灌南县环境保护局对公司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金额为20万元。公司称,华通化学目前处于停产状态,预计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将对公司本年度经营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督察组还发现,有些企业环保意识匮乏,甚至危废的处置也“不明去向”。2016年,督察发现上饶市广丰县京新药业(京新药业旗下公司)产生的危废去向不明,并要求查处整改,但“回头看”发现,该问题依旧。性质恶劣的还有北控水务(广西)集团旗下的贵港市城西污水处理厂。该厂与相关污泥处置单位串通作假,被单独公开批评。反馈材料显示,城西污水处理厂从2016年开始(至2018年5月的污泥生产总量约18500吨),将一部分污泥转交中环生物处置,绝大部分违规转交给其他单位和私人处置。经查,2018年6月初,在得知督察组进驻的消息后,为隐瞒其将13643.85吨污泥交由无资质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理的事实,该厂负责人决定伪造相关材料和台账,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串通造假。督察组在广东进驻期间则发现,广州海滔环保长期非法转移倾倒污泥,为骗取巨额污泥处置费涉嫌合同诈骗、串通投标等犯罪行为,甚至海滔环保及其上级公司还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据查,海滔环保为港股公司中滔环保集团下属公司。另据披露,一些具备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如惠州鑫隆环保,将自身接收的4.97万吨危废倒卖给4家无资质公司处置。反之,湖南海利旗下的海利贵溪化工农药公司的危废焚烧炉并不具备危废焚烧能力,但仍长期使用。在工业废渣的合理处置上,不仅中小型企业难以合规达标,大型地方企业也同样未能以身作则。反馈显示,除了银亿集团旗下的广西银亿公司废渣露天堆放变本加厉外,广西大型民营钢企贵钢集团也因无任何“三防”措施,露天堆放大量强碱性转炉钢渣被点名。有专家表示:“纵观反馈结果,有些地方和企业并非没有能力处理,而是环保意识薄弱,从而敷衍了事。可以预见,随着这场环保风暴越吹越劲,任何挑战环保监管底线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从财报数据看,几大互联网巨头业绩依然亮眼,但未来营收增幅可能收窄、游戏收入下降、用户数下降等忧虑也带来不少挑战。而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下的行业机会,则成为巨头们未来的发力点 “美年健康所在的健康体检行业不受医保控费影响,又处于国家大力扶持领域,未来成长空间依然巨大,”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加上注重自身质控管理和技术创新,美年健康正在进入“高质量快速成长期”。市场分析报告指出,美年健康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体检人次和客单价的双重提升”,核心助推因素在于“单店内生增长、技术和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个检提升,员工激励和能力激发”等因素。财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美年健康实现营业总收入34.85亿元,同比增长57.42%;利润总额3.19亿元,同比增长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15%。 今年以来近半数公司披露增持计划 宁德时代10月25日晚间披露了上市后首份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36亿元,同比增长59.85%;实现净利润为23.79亿元,同比下降7.47%,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达88.71%。宁德时代在三季报中表示,营业收入取得较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加强市场推广,市场份额提升。不过,在营收大涨六成的同时,宁德时代前三季度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增收不增利”背后是何原因?实际上,此前在三季报预告中,宁德时代曾解释前三季度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转让了北京普莱德股权取得的处置收益影响。当时宁德时代转让子公司普莱德23%股权,并确认了10.34亿元投资收益。 大足区天臣配资公司
新华社上海11月17日电题:“四岁”沪港通:促进内地、香港市场融合 见证对外开放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