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前11个月,并购重组委共审核149单并购重组项目,其中139单获通过、10单未通过,整体过会率为93.29%。 微信支付的公告矛头直指民生银行,引起广泛关注。5天之后,民生银行终于在APP中推送一则《关于微信对提现或转账至民生卡收费调整的说明》。说明回应称,“我行自与财付通合作快捷支付业务以来,未向该机构及其客户收取任何提现或者转账手续费。”民生银行同时称,近期微信对提现或者转账至民生卡客户收费规则进行了调整,这是财付通单方商业行为,与民生银行无关。“目前,个人客户通过微信提现或转账至民生银行借记卡,我行不收取手续费,且通过手机银行APP、网银进行的个人账户本行、跨行转账亦为免费。”民生银行方面表示。 同花顺有配资业务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类统计发现, 138家上市房企中,共有89家在今年前三季度出现归母净利润增长、扭亏为盈或减亏的业绩向好信号。不过记者同时发现,上市房企的净利润贡献度进一步向头部房企倾斜,而行业的马太效应也在持续强化。三季报业绩整体向好之下,房地产板块的价格也随之启动。而在反弹之下,自10月8日至31日期间的地产指数合计回撤仅为4.05%,远低于同期上证指数高达7.75%的跌幅。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调控压力仍未放松的背景下,上市房企的基本面底部稍微到来,而上市房企间的合作、整合现象可能也将增多。马太效应强化地产行业仍然头顶政策调控压力的严冬下,其三季报业绩仍然呈现乐观信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138家上市房企今年前三季度的合计归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达1206.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30.65%。与此同时,上市房企增收家数也在悄然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56家,占全部138家地产上市公司的40.58%;该比例较去年同期的62家已有所收缩。其中,高喊“活下去”的万科A(000002.SZ)仍然以139.85亿元的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位列所有上市房企之首。不少上市房企的业绩增长正是房地产主业仍然持续增长的结果。例如万科A今年前三季度实现的1760.2亿元营业收入中,房地产业务的贡献就达1675.6亿元;再比如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达225.09%的广宇发展就表示,其前三季度营收增长49.89%的主要原因是“本期商品房交付项目的数量、面积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售房收入及成本相应增加。”不过,也有部分房企的业绩增长并非得益于房地产本身——例如前三季度净利润大增1.86倍的中天金融(000540.SZ),其通过处置子公司股权获得了81.60亿元的投资收益;再如前三季度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9.19%和35.50%的绿地控股(600606.SH),其1041亿元的房地产收入仅同比增长了14%,而基建产业收入则大增达43%。“今年监管层不断出台稳增长等政策后,基建业预期受到相当程度的提振,而部分地产公司的业绩增长也和基建业务的复苏有关。”10月31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地产行业分析师表示。事实上,房地产调控带来的价格调整亦被部分房企所考虑。以万科为例,其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达41.4亿元,影响其归母净利润减少19.6亿元。虽然上市房企的整体利润出现明显增长,但具体来看,头部上市房企才是贡献行业净利润的主力。记者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排名前10的房企的合计净利润达705.53亿元,占全部房企净利润的58.46%。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52.32%,这也意味着,排名前10的头部房企贡献的净利润就占据了全部上市房企的近六成,头部上市房企的净利润集中度提高了6.14个百分点。对于数据反映出来“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从业人士也深有体会。“部分上市房企业绩的向暖并不能代表行业,也不能忽视房地产行业目前所面临的压力,一般资金、项目等资源会更加的向大中型房地产企业聚拢,而这些企业也大多是上市房企,但很多中小房企的经营形势仍然相当严峻。”10月31日,一家上市房企旗下项目销售负责人表示。降杠杆趋势明显行业两极分化的情况下,一些房地产企业正在对负债率进行调降。截至今年三季末,共有71家上市房企的负债率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中25家上市房企的负债率下降超过5%,其中下降最多的1家为海德股份,截至今年三季末的负债率仅为37.87%,同比下降50.13%。138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负债率从63.08%下降至62.95%,下降13个BP。负债率的下降,一方面与信贷政策的收紧直接相关。据央行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类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较2017年全年下降1.5个百分点。“投放房地产行业的新增信贷比例整体出现了减少,资管新规的出现收紧了其在其他非标渠道的融资方式,这让一些房地产企业不得不自降杠杆。”10月31日,东北一家国有大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表示,“融资利率的抬升,还有一些房企也不得不寻求利率更高的类金融融资,导致其财务成本出现上升。”三季报的数据也的确作证了房企财务成本上升的趋势。138家上市房企今年前三季度的财务费用总和达411.53亿元,同比上升46.07%,其中包括万科A、中弘股份(000979.SZ)等五家房企的财务费用均超过了10亿元。另一方面,部分房企也在通过合作等方式出售资产,以提升现金比例。“因为调控压力仍然存在,所以未来房企之间的合作可能会更多,无论是股权合资还是组成联合体拿地,大家要抱团取暖。”上述上市房企销售业务负责人坦言。 市场更活跃 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显示,截至11月23日,26家公司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440亿元。同时,各证券公司有序推进系列资管计划具体落地,已有15家证券公司共成立了16只系列资管计划和1只子计划,出资规模总计315.91亿元。部分证券公司管理的系列资管计划已完成首笔出资,切实纾解了民营企业及其股东的流动性困难。 同花顺有配资业务吗?
公开信息显示,王泽龙位列胡润富豪榜,在广州富豪中位居51位左右,身价超过30亿元。而根据Wind数据,王泽龙目前所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仅有龙蟒佰利(002601)一家,持股数量接近2亿股,为公司第四大股东。在今年8月,帅放文质押的部分股份确实曾经触及平仓线,存在平仓风险。当时,帅放文持有公司股份8.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1.44%,而其质押的公司股份为7.2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5.06%。当次触及平仓线的股份数为87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4.25%。截至当时公告日,帅放文质押的股份中触及平仓线的股份数累计为5.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25.36%。不过,最新公告表明,这种股权质押危机似乎正在峰回路转。实际上,在日前举行的2018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中,尔康制药董事会秘书罗琅就曾向投资者表明:经向公司大股东咨询,大股东正积极采取措施,通过筹措资金、追加保证金或者追加质押物等有效措施化解质押风险,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公司也将持续关注大股东股份质押的后续进展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及时披露。帅放文是如何筹措资金化解质押风险的,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该笔筹资出现在帅放文遭遇监管处罚之后。今年上半年,尔康制药曾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由于财报存在虚假记载,湖南监管局拟决定对尔康制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帅放文、刘爱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目前来看,帅放文的股权质押风险沿着化解的道路前行。不过,整体而言,帅放文的股权质押比例仍然较高。最新公告显示,本次股份解除质押后,帅放文依然累计质押了5.2亿股公司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61.20%,占公司总股本的25.36%。如何继续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又从何处筹措更多资金,值得关注。 二十三年耕耘收获 《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目前进入第四批备选名单的企业在158家左右,除了中央企业,也有地方国企。其中,大部分竞争类央企都申报了两、三家试点企业,而铁路、电力等重点领域的一些竞争性业务也在谋划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