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独董发表异议声明后,*ST康得连收深交所发出的两份关注函。公司122亿元货币资金的真实性问题引发市场热议。 从资金流向来看,鲁信创投(1.57亿元)和东土科技(1.2亿元)等个股上周5个交易日累计资金净流入均超亿元。 配资炒股利息 品质k亿配资
此次重组方案调整的另一点在对价支付方面。公司此前曾表示,因停牌期间引入战略投资者,为避免触发《证券法》规定的短线交易,重组方案中对万达投资所持万达影视这部分股份采取现金支付的方式。而此次调整后,公司将全部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全部交易对方支付对价。发行价格也出现调整。此前公布的发行价格为50.00元/股,万达电影称,经公司2017年度股东大会批准,公司已于2018年8月实施2017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以现有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除权除息后本次交易的发行价格调整为33.20元/股,最终发行价格需经公司股东大会批准。有市场人士分析指出,公司停牌期间市场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重组方案的调整并不意外。从调整细节上可见,这次公司考量了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是公司坚定将优质影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做出的安排。发力“平台+内容”此外,在回复公告中,对标的公司估值和业绩承诺的合理性、业绩补偿承诺的合规性、公司整合方面等问题进行了回复。万达影视业务覆盖电影和电视剧的投资、制作和发行,以及网络游戏运营和发行等,其2017年所投影片票房总计158.44亿元,约占国内总票房的28.34%,在电影投资制作领域占据重要地位。2018年一季度,万达影视电影业务的收入为7.18亿元,电视剧主要收入为471.57万元,游戏主要收入为1.65亿元。在公司整合方面,万达电影在公告中指出,上市公司将对标的公司进行深层次整合,在公司治理、业务规划、财务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将标的公司完全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统一管理体系之中,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各业务板块在影视剧投资、作品宣传、发行及放映、影游互动等多个维度的业务合作,以期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目前,万达电影与标的公司万达影视分别位于产业链的上下游,两家公司业务紧密相关、协同潜力巨大、战略高度契合。对业界来说,万达电影收购万达影视有“一箭双雕”的效力,既能够帮助上市公司整合行业资源,形成更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又能够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业绩的增厚。借力此次重组,万达影视将成为万达电影内容引擎中的重要一环,也将助推万达电影建成集院线终端平台、传媒营销平台、影视IP平台、线上业务平台、影游互动平台为一体的五大业务平台,实现在电影投资制作、发行、放映等各个环节业务上的融合发展,向国内领先的泛娱乐平台型公司的目标快步迈进。 “独家协议”引发争议 平台设卡商铺苦不堪言 “实际上‘混’是第一步,‘改’才是关键,引进资本是手段,转机制增活力才是目的。”上述央企负责人对记者说。他认为下一步混改应切实打破行政化的路径依赖,尊重市场规律。减少对企业运行的行政干预,在产权制度、薪酬考核、内部权力分配、组织架构等方面引入市场化机制。 配资炒股利息 品质k亿配资
继北京市海淀区设立规模百亿的优质科技企业发展基金,帮助民营科技上市公司化解股票质押风险后,27日下午,北京市朝阳区也组织召开了上市公司融资座谈会,积极组织力量支援、化解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26日,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与农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有限合伙基金协议》,正式设立“浙江省新兴动力基金”。该基金合作投资目标规模100亿元,首期规模20亿元,将主要投向浙江省内上市公司,特别是民营上市公司,帮助其缓解债务压力。目前已初步梳理出近10家重点跟踪研判的标的企业,并达成初步意向。首单业务有望于近期完成试水投放。在珠海市政府支持下,珠海基金、鲲鹏资本等金融投资机构近日也召开了闭门会议,拟共同发起设立“粤港澳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驰援母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共同培育扶持珠海新材料、新能源、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潜力的优秀项目。国资背景的珠海基金董事长郭瑾表示,近期珠海基金的工作重心就是挖掘上市公司中值得驰援的企业。此外,东莞等地方政府也在行动。东莞上市公司易事特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曾提及,东莞市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优秀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积极征求上市企业意见,为企业解决流动性难题积极谋划解决渠道。 这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故事。2002年10月8日,彼时国内金融业最大的一笔外资引入项目宣告落地——137岁的汇丰集团入股14岁的中国平安。与汇丰近乎20倍的体量差距及公司治理机制上的落后,让平安找到了对标的方向。2018年11月1日,三十而立的平安,以7.01%的持股量,反手成为汇丰的第一大股东。在营业收入、净利润、市值等核心指标上,平安已超或直逼汇丰。十六年时间,平安与汇丰在资本纽带上的角色互换,既是平安从“小舢板”成长为“巨无霸”的结果,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经济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经济体制活力迸发、金融业迅速崛起的见证。十六年渊源 风水轮流转 配资炒股利息 品质k亿配资
11日15时49分39秒,2018天猫“双11”成交额冲破1682亿元,超过2017年天猫“双11”全天交易额。胡瑜玲显得很平静,她说,反而是2012年成交额破100亿元的那个节点,让他们发现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这个百亿比之后的千亿,乃至即将出现的成交新峰值,更让她印象深刻。之所以说“了不起”,是因为“双11”在刷新交易纪录的同时,见证了互联网电商模式的崛起,以及新零售融合的新进程。以此为支点,包括移动支付、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兴产业也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如果说2009年“双11”开创时,电商在中国还是“星星之火”;那么2018年,电商已经开创了中国数字经济的新通路。险境倒逼创新谁能料想到,在最惊险的2010年,支付宝曾经面临过差4秒就系统崩溃的惊魂时刻。而正是这一年的“双11”之后,支付宝被“逼”进行自主研发,并掀起了去IOE的进程。2013年,支付宝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IOE中的I和E都已经被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取代,上云完成阶段性进展,这就像造发动机,意味着“双11”的交易量不会再受到技术制约。如果说这些技术后台的更迭难以察觉,那么移动支付的普及,每一个消费者都不会陌生。2014年“双11”开始,移动支付全面崛起,慢慢取代了PC端插U盘和输入验证码的传统支付方式,2014年至2017年,“双11”的移动支付占比从40%左右迅速跃升至70%以上,甚至蜚声世界。物流更是如此,从2009年第一年的26万件到2017年的8.12亿件,过去9年天猫“双11”的物流订单量增长了3100多倍,但完成的速度却越来越快。菜鸟网络最新数据显示,耗时仅16小时48分,2018天猫“双11”的物流订单量破8.12亿单,超过去年“双11”全天的物流订单量。苏宁物流也是如此,11月11日0点过后,小件包裹用时不到7小时,大件商品不到6小时,仓库拣选作业量就超过去年“双11”全天拣选作业量。从早期的积单滞留、拖垮整个快递系统,到通过大数据即时调配运力,并运用机器人等新技术提高分拣准确率和效率,甚至创造性地变传统商业门店为前仓模式,这些都是“双11”由“需求”倒逼而来的自主研发技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如今回头看,这些创新不仅仅服务了“双11”,也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双11”的溢出效应已经开始延伸至物流乃至制造环节,甚至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全面变革。今年“双11”,指纹和刷脸这种依托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方式开始得到推广。不仅如此,区块链技术也首次在“双11”成规模应用。据悉,在天猫国际商城,使用区块链溯源的商品会覆盖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商品数量达到1.5亿件。涉及的商品包括钻石,进口奶粉、进口保健品等。以“双11”为切口,“黑科技”的商业化应用得以在中国加速落地。引领消费升级今年的“双11”销售数据中,电商与传统家电品牌的合作定制模式销售成绩亮眼。其中,小天鹅天猫十周年定制款洗烘一体滚筒洗衣机,能够通过天猫精灵实现语音控制,在预售期间累计销售近万台,是月销售量的19倍。这样的案例正在变得比比皆是,用户消费升级的需求也不断在“双11”被激发和印证。以消费电子为例,曾经因为“双11”而走红的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不少爆品,也成为引领消费电子智能化升级的风向标。特别是随着年轻一代成为网络消费的主流,这一趋势还在继续。2018年“双11”,来自天猫、京东、苏宁三大平台的销售数据显示,智能小家电、大屏高清电视、洗烘一体洗衣机等高端电器已经成为“双11”电器消费的主流。以京东平台为例,空调品类不仅40秒就销售1亿元,而且前10分钟,6000元以上的高端空调销售额达到了去年同期的4.5倍,一级能效空调则仅用了1个小时就达到去年“双11”全天的销售额。电视的消费趋势已经被大屏锁定,65英寸产品仅用10秒销售就超过1万台。截至11日凌晨1时,65英寸及以上智能大屏电视销售额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这意味着,对于制造商和品牌商来说,电商的角色已经转变,从一个销售平台渗透到了工厂端,影响了产品的开发、生产、预售等各个环节。此外,健康消费、文化消费增长势头强劲。阿里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双11”开场仅30分钟,天猫医美平台成交额超去年“双11”全天;1小时4分,包括体检、医美、口腔在内的医疗服务已超去年“双11”全天;9小时52分,天猫医药成交额超2017年“双11”全天。今年“双11”,随着由饿了么、口碑合并成立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首次参与进来,“双11”首次从“衣食住行”大规模延伸到“吃喝玩乐”,其中,口碑APP点单的交易笔数较日常增长超2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研究室主任朱敏表示,从2018年天猫“双11”的数据表现来看,今年第十个天猫“双11”直观展示了当前消费市场潜藏的巨大爆发力和非凡创造力。在三驾马车中,消费的引领作用得到集中彰显,消费的高端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升级趋势也得到充分体现。进口消费正劲今年“双11”正逢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闭幕之际,进口消费风口正劲。从历史统计数据来看,2017年“双11”这天,消费者可购买的进口商品品类数量相比三年前上涨了25%,商品覆盖的国家数量也逐年增多。而今年“双11”则吸引了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9万个海外品牌加入。根据苏宁国际公布的“双11”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17点,苏宁国际当天成交额比去年增长428%,其中美妆品类占比最高。而天猫国际在“双11”开场的6小时29分钟内,总成交额已经超过去年“双11”全天。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多进口品牌进入中国,也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中国品牌的进一步发展。电商已经成为从促进消费到拉动实体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朱敏认为,从中国经济来看,“双11”折射出日益提升的国内消费力和全球购买力,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消费支撑。中国经济有望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成为更强劲的世界经济引擎。“桃李春风一杯酒,十年江湖夜雨情。”胡瑜玲说,她和同伴们的星辰大海,永远是下一个“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