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10月17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就近日媒体报道的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较大、存货、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等相关内容予以核实并作相应说明。针对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较大,康美药业解释称,根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新增的项目投资、产业并购和中药材贸易等对货币资金和融资规模的需求都非常大。根据已公告的项目投资计划,公司未来几年预计的项目投资资金需求为443.91亿元。公司2018年6月30日账面货币资金为398.85亿元,加上公司日常的业务经营和中药材贸易,公司需要保持较高的货币资金余额。对于媒体质疑的存货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开发成本及开发产品的情况,康美药业分别从公司自身发展原因以及第三方评估报告等方面予以详细说明。 解铃还须系铃人。被困流动性危机的沪市上市公司大股东们在有望获得外部力量“雪中送炭”的同时,也在主动谋出路、拿实策,抓紧时间、抓住机会纾困:求援的求援、盘资产的盘资产、退出的退出,有些大股东还创新方式方法,动用各种资源来化解风险。加速盘活资产降杠杆对于存在大股东高比例质押的上市公司,流动性较强的控股股东会选择尽快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多家本来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的公司,其大股东通过快速盘活上市公司体外资产方式偿还借款。引入“外援”形成多赢比起上述“自力更生”的大股东,一些主业稳健、颇有吸引力的公司的大股东选择了适当“求助外力”。外援的加入,不仅能够帮助大股东拓宽融资渠道,与大股东的战略发展相契合,其自身则实现了低成本入股,有望形成“多赢”格局。化解危机手法有创新 作为国内太阳能电池丝网印刷设备领域领军者,迈为科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市场验证,国内市场增量已跃居首位,与光伏行业巨头英利光伏、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阿特斯、展宇光伏、通威集团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打破了丝网印刷设备领域进口垄断的格局;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等海外市场,实现了智能制造装备少有的对外出口。目前,该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过50%,在光伏丝网印刷市场独占鳌头,树立了优质的民族品牌,形成了广泛的品牌效应。 下周股市预测最新消息
那么,这些上市公司动用大额资金进行理财,钱从何来?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上海证券报微信公众号! 尤其是在当下,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下周股市预测最新消息
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领先优势,今年9月份,万达信息正式推出“夯基础、赋智能、促腾飞”的整体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战略,此次募资正是落实上述战略的资金支持,新一代智慧医疗一体化HIS服务平台及应用系统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6亿元,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及其智能物联云平台项目拟投入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3亿元。记者注意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已经是万达信息第二次发行可转债。2017年年底,万达信息成功发行可转债“万信转债”900万张,合计募资9亿元,其中,控股股东万豪投资持有223万张,占发行总量的24.79%。今年3月份,控股股东减持90万张,占发行总量的10%。此后,万达信息股价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可转债大比例完成转股。自2018年6月25日至2018年7月13日连续十五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不低于“万信转债”当期转股价格(13.07元/股)的130%,因此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8月份,万达信息赎回总金额641万元,占发行总额的0.7123%,并且万信转债从深交所摘牌。摘牌仅2个月不到,10月11日,万达信息再度公告称,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2亿元。为何一年内频繁融资?万达信息董秘办相关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还在发行初期不方便接受采访”。某券商债券承销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是含权的债券,所以发行可转债比普通债券的融资成本更低。当债券转换成股票,则与发行新股的效果一样,但如果业绩没有持续增长,将会摊薄每股收益。”10月12日,万达信息公布三季报预告称,公司预计2018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018亿元-1.5574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5%-40%。万达信息表示,2018年前三季度,随着国家对各行业深化改革的步伐,各主营业务领域均取得了持续增长。重点工作“一网通办”业务,率先于报告期末在上海实现,引领“城市大脑”的形成和深化,政务服务能扫码亮证、证照免交、统一支付等,树立了全国领先的标杆。可转债成公司募资新宠今年以来,可转债成上市公司融资新宠。根据媒体统计,按照预案公告日为基准统计,截至9月25日,有可转债融资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为128家,去年同期该数字仅为7家,今年计划可转债融资的上市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7倍,这128家上市公司合计发行规模约为3174亿元。为何可转债发行如此火爆?上述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主要受再融资新规影响,原有的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融资渠道都受到新规的不同程度限制,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转债的通道却十分顺畅,因此受到欢迎。”然而,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情况下可转债申购遇冷,不少上市公司出现主动下调募资规模或者下修转股价格的现象。例如现代制药日前公告称,公司拟调整公开发行可转债方案,将发行规模由不超过20.21亿元调减为不超过16.16亿元,对募投项目“偿还银行借款”的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由5.99亿元调减至1.94亿元。此外,还有发行债转股审批未通过的例子。去年11月份,来伊份发行可转债初步预案为融资7.3亿元;今年3月份,来伊份就将募资金额下调为5.4亿元,但调整之后的来伊份的可转债方案依然没能被通过。证监会明确指出,来伊份前次募投项目建设进度及实际效益均低于预测。同时,报告期发行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主要产品毛利率持续降低,扣非净资产收益率水平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