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世瞩目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落幕之际,丝绸之路城市联盟、丝绸之路城市研究院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万里智库等机构近日联合举行研讨会。在这场题为“一带一路:合作新动能、发展新机遇”的研讨会上,法国前总理、法国政府中国事务代表、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发表主旨演讲。“现在一些人主张极端的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我们认为应该正相反,要促进交流与合作,进行对话与讨论。”拉法兰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在当今敏感而危险的世界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合作,而不是紧张的关系。“组织‘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能使不同的大国、小国坐在一起讨论,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建立信任关系。这正是该论坛的关键意义所在。” 深圳股市大盘
18日,中弘股份的走势没有一点点悬念。开盘一字跌停,直至收盘,它仍牢牢被封在跌停板上。截至收盘,中弘股份收报0.74元/股,收盘跌停板封单817.9万手。18日中弘股份成交额锐减,全天仅成交5739.13万元。股价失守“生死线”之前,公司的基本面也“命悬一线”。首先是连续亏损。主营业务为地产的中弘股份,近年来持续巨亏。2018年半年度报数据显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3.26亿元,同比大减4625.39%,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也同比骤降3764.20%。其次是债台高筑。公司及下属控股子公司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金额为55.87亿元,公司主业停顿,资金紧张,在建地产项目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最后因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今年8月,公司被曝出累计50.3亿元的债务违约,并且因公司2017年一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三季度报告涉嫌虚假记载被安徽证监局立案调查。5月,安徽证监局也曾表示,该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对公司进行行政监管措施。多券商踩雷 计提坏账亏大了因中弘股份的股东办理了多笔股票质押,涉及其中的券商将遭受重创。中国结算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2日,中弘股份共有53笔股票质押,涉及股份数为22.21亿股,全部为无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47%。其中,办理最多股票质押业务的当属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弘卓业”)。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某债权人处获得的一份中弘卓业的负债明细表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包括银行、券商、信托在内的11家金融机构向中弘卓业提供融资,贷款余额合计超过33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券商场内股票质押办理。例如,东吴证券、兴业证券等多家券商就在2018年半年报中披露: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为中弘卓业提供质押融资服务的相关信息。东吴证券在去年10月11日与中弘卓业签订股票质押回购业务协议,中弘卓业将其持有的2.64亿股质押给东吴证券,融资2.5亿元。然而,在质押期间,中弘卓业的全部持股22.28亿股被轮候冻结。东吴证券要求中弘卓业提前购回,中弘卓业未能履约。目前,东吴证券已向苏州中级法院提起诉讼,但截至今年6月30日,此案件尚未开庭审理。兴业证券半年报也显示,此前为中弘卓业提供融资2.3亿元,其中2000万已于去年底提前购回,剩下2.1亿元尚未购回。某不愿具名的资方人士表示,目前,其公司已对这一项目计提了三分之一融资额的坏账准备。若中弘股份退市成行,公司只能再一次性全额计提坏账。计提坏账会出现什么后果?有分析人士向上证报记者表示,以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不足3000万的东吴证券为例,若按照前述资方思路计提坏账,先提三分之一,年底再计提全额的话,无疑对财报是巨大负面冲击。上述资方人士还进一步分析,目前涉及负债达数百亿元,中弘股份大概率是资不抵债,中弘卓业的持股价值可能归零。不过,未来清偿债务时,股票质押是有担保的债权,排序在缴纳社保和税收之后,相比于一般债权而言,具有优先受偿权。也有资方认为,鉴于中弘股份的大量资产为土地,若将其土地所有权全部出售,应该能收回一部分债权。“根据我们现在的预估,最终可能能收回10%至20%的债权。”多家券商自17日开始将中弘股份调出担保品范围、调低中弘股份的公允价值。其中,中信证券已将其公允价格调整至0元。 李小加:我们始终认为市场是平的、是开放的、是自由的,我不认为内地启动了科创板就对我们构成了竞争压力。我们只关心我们的市场够不够平坦,有的地方多出了一个坎,水到这里却突然发现上不去,那我就知道这里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同股不同权的问题,我把这个坎去掉了、铲平了,水就会进来。所以我只关心我这个地方能不能引水进来,以及想来喝水的人能不能顺利地来。 据广发证券统计,2018年、2019年样本房企债务兑付数量是未来几年的高点,兑付规模将分别高达3375亿元、4474亿元。大型房企凭借更强的销售回款能力以及更加稳健的财务水平,在融资方面将更具备优势。因此,真正需要警惕的是中小型房企的兑付风险。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今,采用现金支付的并购重组比例超过了95%。而这一情况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源于定增市场的遇冷。 新闻分析:3月份工业利润增速为何大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