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北京某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如果盈利预期太满,或者说未来几年的业绩表现很难再继续大幅超预期,那么其估值就可能透支未来几年的发展空间。这时如果出现暂时性的盈利不及预期,虽然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很可能会下杀估值。上海某公募基金分析师认为,白酒龙头股一季报确实超预期。但如果估值上过于抢跑未来盈利,那么股价波动可能因此变大。 “在汽车、商贸等竞争性类国企中早已有类似股权变化的例子。”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丽莎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称。例如天津水产将其百分之百的股权转让给了民营企业巨石控股有限公司,宝钢金属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对外公开转让了宝钢气体51%的控股权。 民生和微信到底孰是孰非? 10月24日晚间,汉鼎宇佑(300300)披露了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53.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86.20%,呈飞速发展态势。 净利润的增长,离不开主营业务的稳定发展。据了解,汉鼎宇佑作为一家赋能型平台企业,近年进一步深化战略聚焦的发展战略,聚焦主营业务,形成了智慧城市及金融(To B)和智慧医疗及商业(To C)两大核心业务群。 报告期内,智慧城市业务稳定,公司凭借工程领域“12甲”资质和融资租赁的业务积淀,提供智慧城市规划、集成及运营的服务,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团队,在原有智慧城市业务的基础上依托智能技术提升运营能力,积极提高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 “下注”融合 中国炒股牛人
除黑石外,凯德集团今年斥资27.52亿元收购上海浦发大厦约70%的面积;领展房产基金也以66亿元和25.6亿元的价格分别收购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和北京通州区的两个购物中心。国际房地产顾问服务公司高力国际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严区海19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从去年开始,外资的确是加大了对北上广深的关注,并且成功购得了很多项目。据其统计,去年中国物业大宗交易中三分之一是由外资完成,而且今年外资“买楼”依旧保持强劲势头。以北京为例,高力国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大宗物业交易中,仅1%的成交额由外资贡献,而到了2018年,这一数据跃升至25%。上海的外资买家成交额占比也由2017年的35%提高到去年的48%。这并非外资首次在中国掀起地产投资热。2005年前后,中国也出现过一波外资买楼的热潮,不少城市地标被外资购入。不过,2006年开始,中国出台了多项政策,限制外资炒房,外资买楼开始降温,收购物业数量大减。直到2015年,房地产“限外令”松绑,外资对境内物业的收购数量又开始呈现上升趋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趋于平稳,不少城市的写字楼和购物中心出现空置率走升,租金下调的情况,为何外资在此时加大力度“买买买”?严区海指出,外资“买买买”主要还是基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看好中国的增长前景。其次,还与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处于低点,以及境外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等因素有关,“这些对外资来讲都很有吸引力”。当然,也因为近期市场比往年有了更多的项目可买。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中国官方一系列扩大开放的举措,包括明年年初即将实施的《外商投资法》等也为外资的活跃提供了助力。严区海认为,外资的活跃与中国放宽准入制度是有关的,特别是从以前的批准制到报备制,中国对资金流入的政策更加放开。黑石集团等国际私募基金一向擅长“低买高卖”,其加速布局中国商业地产是否为了抄底?严区海认为不能算作抄底。他指出,这些核心城市的资产价格目前并不便宜。外资涌入中国商业地产更多还是看好北上广深等城市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其背后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信心。这也是近年来大部分外资在配置资产时把中国当做亚洲最重要市场之一的原因。中国经济“一季报”日前公布,6.4%的同比增速显示出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韧性。(完) 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俊峰;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晓红;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市新闻发言人石大东;郑州市体育局局长王微等共同出席。郑州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申学清作为总冠名方应邀参加并发言;现场还特邀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总台等50多家中央驻豫、省、市及网络媒体共同参加,旨在对外通报赛事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