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股票配资的门槛
“中欧国际交易所是中德两国重大战略合作项目。中欧所D股市场属于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高级市场板块,处于市场结构的顶部,类似于上交所的主板市场。”著名经济学家及境内外上市专家刘李胜告诉上证报记者,依托中欧所D股市场的功能,中国企业在中欧所D股市场发行上市,既可以为公司运行境内外长期项目奠定股权融资的良好基础,又可加强两地市场在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行业的合作,拓展股票、债券和衍生品等融资方式创新,让“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更好地对接,更有助于中国企业接受严格的挑选和监管,使得中欧监管相互借鉴,帮助企业规范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上市公司。根据青岛海尔最新公告,此次D股发行定价为1.05欧元,接近此前公司披露的发行价格区间下限。该发行价折合人民币约8.38元,较其A股最新收盘价有所折价。“这或是出于让境外投资者更加积极认购、超额认购的考虑。”刘李胜表示。事实上,同股不同价这一现象不仅仅体现在青岛海尔A+D股上。以A+H股为例,截至目前,恒生AH溢价指数收报122.94点,显示在A+H上市的个股中,A股股价整体较H股贵两成多。刘李胜认为,鉴于市场、制度、理念和投资者成熟程度等综合性原因,A股公司境外上市适当折价,有其合理性。比如,境内人民币在资本项下目前还不能完全自由兑换,中国居民的投资渠道相对狭窄,可选择的投资品种有限,造成资金供大于求,推高了股价。境外投资者可选择的渠道较多,投资者可选择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产品,如美股、欧股、日股、各种基金和债券、避险基金等,股价被分散和均衡化了。与此同时,“境内投资者对境内上市公司的物理距离比较近,心理上认为了解上市公司比较容易,获取信息的成本小,股价自然要高些。境外资本市场监管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监管相对宽松,投资者获取上市公司的信息成本要大些,存在‘风险溢价’,所以股价相对较低。”刘李胜进一步表示,除此之外,境内上市与境外上市的定价基准不同、境内外上市定价在理念上存在重大差异,都是A股公司境外上市适当折价的主要原因。那么,在不同市场估值体系下,D股上市与A股股价之间会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刘李胜分析,在境内市场稳步开放但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两地市场的行情相对独立,必然会存在同股不同价的问题。一方面,从股票供给方面看,中欧两地融资需求不一样,A股和D股的股东名册是完全独立的;另一方面,从投资需求方面看,两地对同一企业的评价方法不同,两地资金充足程度不同,两个市场的影响因素(欧洲市场受国际因素影响更大)不同,从而导致两地市场对上市公司股份需求程度不同。“正因为两个市场的定价偏好和供求关系不同,股价有差异且有时很大也是必然的,这就需要境内外投资者审慎做出投资决策。”刘李胜还表示,从过往经验看,德国等欧洲市场有个特点,就是发行价会低些,若经过一段时间证明公司质地良好,二级市场股价会提高,再融资价格比首次发行要高,这是成熟市场的稳健性表现。刘李胜强调,德国资本市场成熟而稳定,其投资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富有实力且稳健,长期来看,这会对在中欧所D股市场上市公司形成价格支持。 李小加:首先外资直接进入中国是没有问题的,比如通过QFII,但直接进入有两件事要行得通:第一,他得愿意“吃中餐”。要么你改你的制度来适应他的交易习惯、交易方式和清算结算,要么他们就完全把自己变成跟中国人一样,来适应中国的交易制度。大量的国际资金喜欢中国,但还没有喜欢到愿意彻底改变自己,同理,中国也没有必要完全改变自己,因为完全改变自己到最后很可能出现新的矛盾、新的风险。这就需要一种机制,双方都不用改,在中间找个转换器,把问题解决掉。互联互通就是这么一个机制。 另外,QFII机构也开始举牌A股公司。11月18日晚间,安微合力公告,公司获汇丰银行举牌。公司表示,在此次权益变动前,汇丰银行持有安徽合力3626.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99%。11月14日、11月15日,汇丰银行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87.17万股,由此持有安徽合力3813.68万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52%。 证券时报记者 孟庆建 赵黎昀 岳薇董明珠斥巨资投资的珠海银隆近日自曝“家丑”,主动对外披露大股东银隆集团及银隆集团实控人魏银仓、及前高管孙国华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亿元。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珠海银隆在发送给各股东的函件中称,已经对魏银仓、孙国华等发起诉讼,并向经侦报案追究涉案人刑事责任。11月13日,魏银仓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已经起诉她(董明珠)了”。在今年3月完成管理层变动后,珠海银隆陆续曝出许多问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谈及珠海银隆时曾表示:“银隆这个项目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企业有一些管理漏洞。”此次对银隆集团及原管理层发起诉讼也显示了董明珠在发力修补珠海银隆埋下的漏洞。管理层交接后发现疑点 业绩好才是硬道理!随着三季报披露的结束,部分有望在2018年全年实现业绩大幅增长的公司浮出水面。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有接近100家公司预计2018年业绩将实现翻倍;即使加上去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超过2000万元且今年前三季度增幅超过50%这一门槛,明确预期2018年净利润增幅超过100%的公司仍有近30家。有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券商人士分析认为,在市场深度调整的过程中,部分业绩优秀的公司可能被“错杀”,持续大幅增长的业绩将成为这些公司价值的最好证明,对业绩增长背后原因的挖掘可以帮助投资者寻找投资机会。近百家公司全年业绩预计翻倍据上证报资讯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发布2018年度业绩预告的公司中,预增下限超过100%的公司有93家,预增下限超过50%的超过150家,一批公司业绩表现出了极好的成长性。 360金融率先迈步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