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股票自4月26日开市起停牌,而深交所将在停牌后十五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的决定。若2019年年度审计报告及年报再未满足深交所规定的创业板股票恢复上市条件,公司将被强制退市。28日,乐视网发布2019年度一季度报告显示,乐视网净利润亏损1.77亿元,同比减亏42.26%。此前,乐视网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2018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负。 (传 文) IPO被否企业“借壳” 间隔期从3年缩至6个月 其中,“第一支箭”是将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试点范围,帮助更多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获得融资;第二支箭是信贷支持,也就是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增加信贷投放;“第三支箭”是研究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阶段性的股权融资支持。 从明年的A股投资趋势来看,申万宏源的年度观点是:2019年是市场快速回落之后一个“磨底年”,结构性机会相比2018年会有所增加。“政策底”支撑风险偏好是2019年3月份前的主要矛盾,之后主要矛盾将重回基本面趋势。2019年在新经济方向上寻找核心资产势在必行,关注5G、光伏风电、游戏、新能源汽车和军工。2019年外资依然是主要的增量资金,传统核心资产仍有阶段性机会可能是一个预期差。 常言道,立业难、守业更难。叶远璋作为万和电气董事长,受命执掌一个家族企业,不仅需要商场决断的杀伐勇气,更需要一份信任和承诺。匠心传承,实业兴邦——低调谦逊的叶远璋自有一套“守门人”之道。近40年承师恩,如今代师父掌门,又与万和的“创二代”们结成了共同做大实业的同盟——2015年12月,叶远璋接棒卢础其掌管万和电气。三年来,夯实了万和在热水/供暖系统、厨房电器领域的龙头地位,更是传承了创始人当年的志向。常言道,立业难、守业更难。叶远璋作为万和电气董事长,受命执掌一个家族企业,不仅需要商场决断的杀伐勇气,更需要一份信任和承诺。匠心传承,实业兴邦——低调谦逊的叶远璋自有一套“守门人”之道。改革开放成就师徒之缘 今天的股市指数是多少
魏京京向记者坦言,如果条件允许,图麟会考虑争取科创板的机会,“科创板类似于中国的纳斯达克,这意味着除了PE、VC之外,早期科技创新型企业多了一个面向公众市场融资的机会。”不少像图麟科技这样立足于创新科技研发成果产业化的企业,均对科创板充满了期待。上海市浦东科技金融服务联合会理事长、上海市浦东新区创业投资协会理事长陆铭认为,科创板对于那些拥有先进核心技术壁垒的科技创新类企业、海外回归的中概股龙头以及新三板的优质创新企业,都可能敞开大门。“我们认为科创板可能会参考‘淡化盈利性+创新高标准’的上市标准:面向尚未进入成熟期但具有成长潜力,且满足有关规范性及科技型、创新型特征的中小企业。”陆铭称。哪些产业有望尝鲜此前,上交所澄清了市场关于科创板“首批挂牌企业名单”的传闻,并表态将认真听取各方意见与建议,争取在明年上半年见到成效。那么,哪些产业、哪些公司有望第一批吃到“螃蟹”,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科创板应重点针对技术上处于市场顶尖,但市场规模、成熟度还处于起步阶段的战略新兴产业,与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形成错位发展。”陆铭认为,“多年来,不少创新企业受制于盈利和股权结构等方面要求,在关键时期失去了境内资本市场的支持或者只能选择去境外市场融资,而科创板的设立,必将给创新企业带来更大的资本市场支持。”中金公司认为,具备一定的先进核心技术壁垒、产业自主性较强、有潜在进口替代能力、研发投入较高且初期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有望优先考虑。具体行业上,安信证券认为互联网金融、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云服务、大健康、大数据等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科技创新行业的部分公司,具备入选的可能性。在魏京京看来,科创板与既有的主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层级做了错位划分,其中特别突出了“科技”和“创新”的概念,给早期的创新型企业留足了空间。可供参考的是,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七大新经济领域成为试点的重点行业。陆铭认为,科创板将聚焦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魏京京进一步指出,按照目前国家对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扶持方向,医药、人工智能、半导体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四个领域都是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创”行业,可以给予适当倾斜。此外,一些“互联网+”创新模式也为这些新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必要的“场景”支撑,也应在科创板上市方面有所考量。上海重点扶持的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也都值得考虑。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资本市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鼓励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如何通过资本市场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成为监管层日益强调的问题。上海此前在部署2018年科创中心建设重点工作时也表态,既要加大基础研究领域投入,提高科技成果产出,也要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优必选CFO张钜认为,在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物联网IoT、高端装备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事关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前景的产业方面,中国创新型企业应利用资本市场努力走到国际前列。张钜同时建议,科创板应尊重资本的自由流动属性,不应该在行业或地域上设限。“我们可以有鼓励重点发展的行业,但不建议对科技创新企业设立特定的行业或地域门槛,应该倡导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让市场来做选择。”建议淡化财务指标限制此前上证报在进行“创新型企业系列调研”时发现,“放宽创新型企业的上市门槛,提高发行制度的包容性”成为创新型企业最迫切呼吁解决的问题。多家创新型企业建议监管层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审核和把关,改革高新技术企业的评价机制,引入市场认可度、产品核心技术水平、发明专利数量、销售增长情况、毛利率水平和打破国际垄断能力等指标,来全方位评价创新型企业的价值。陆铭建议,科创板旨在补齐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是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将在盈利状况、股权结构等方面作出更为妥善的差异化安排,增强对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和适应性。例如,一些个性化企业在取得突破性技术进步或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时,可以考虑对其不再设置净利润、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限制,降低标准。魏京京呼吁,从科技型企业来看,原来针对IPO考核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有待进一步优化。“例如,人工智能和医药行业的前期技术投入很大,在尚未形成规模销售收入的阶段,需要参考其技术领先性和产业化前景来判断其价值。”魏京京说,基于此,企业呼吁监管层在政策制定上可以根据企业本身的情况做一些特殊的政策安排。前沿生物副总裁兼董秘王勇认为,对生物医药行业应更强调国际创新和原创开发能力,导入市场淘汰机制。“最新香港联交所有关生物医药上市章节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信达生物首席财务官奚浩认为,科创板的上市门槛要适度,因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此外,还要考虑上市后融资的需求。“公司做创新药,需要不停地投入进行研发,未来需要多次融资。对科创板的企业,要打破融资的时间限制。”他坦言。也有新三板挂牌企业高管建议,要保持制度设计的一致性和制度衔接的一贯性。科创板开始时可以小范围推进,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以鼓励创新为重,重“质”不重“量”。一旦制度成熟后,再随着市场的反馈进行推广也不迟。(刘艺文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