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中心

首  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遗产知识  |  法律法规  |  科研与实践  |  在线互动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理论前沿

品牌动态

“路宝”汽车
“比亚迪”汽车
“习酒”
“口子窖”酒
“景芝”酒业
“通化”葡萄酒
“远航九江”酒
“北大仓”酒业
“竹叶青”茶
“天方茶业”
“茗山生态茶”
“怡清源”牌
润思茶产品
“凤牌”滇红茶
“巴南银针”茶
“新安源”牌茶
“花秋牌”茶
“漕溪”黄山毛峰
“松萝山牌”茶产品
“海堤”牌乌龙茶
“天福”茶叶
“狮峰”茶
“徽六”牌六安瓜片

友情链接

WBCHC
WoBraCH P&D Found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


 

努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邹燕 王涛 发布日:2010-06-07 13:21:45
【字体: 】‖ 阅读(0) ‖ 打印收藏推荐 关闭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要看到,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难题,主要是:总体投入不足,投融资支持体系比较滞后,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化经营人才短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市场结构不够合理;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低,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存在;文化贸易逆差较大,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有待加强;等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应坚持多措并举,努力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前,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具体而言,应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步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公司化改造,使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文化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尽快实现由管微观企业向管宏观规划转变;进一步降低文化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保护,营造统一开放的市场环境;整合行政和执法资源,提高行业管理和市场监管能力,积极探索整合城市文化部门和市场监管队伍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执法,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促进产业集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集中,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应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通过联合、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等方式,尽快组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以此来提高研发和营销能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着力培育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主业突出、综合竞争能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积极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各级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支持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由财政注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参与。在工商登记、土地征用、规费减免、财政扶持、信贷等方面,给予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积极探索以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等为资本来源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文化产业投资来源的多元化。以股份合作制为主,探索政府以资源入股、企业以资金入股、农(渔)民以土地(渔场)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合作方式,鼓励社会民间资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加强金融创新,提供金融支持。对于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文化企业,可以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企业,可发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贷款;对于租赁文化设备的企业,可发放融资租赁贷款;对于融资规模较大、项目较多的文化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银团贷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积极开发文化消费信贷产品,如开发分期付款等信贷品种,扩大对文化消费品的消费信贷。支持处于成熟期、经营较为稳定的文化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文化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集合债和公司债等方式融资。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抓紧制定和完善专利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评估、质押、登记、托管、流转和变现的管理办法;积极培育流转市场,充分发挥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作用,为文化企业的著作权交易、商标权交易和专利技术交易等文化产权交易提供专业化服务;创新文化遗产保护观念,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TOP 

上一篇:兔年新春致辞
下一篇:中国厌倦为他国造名牌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中国)发展促进中心
地址: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代中心4层 邮编:100026 联系电话:010-65811839 传真:010-65811839-812 技术支持:010-6581183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