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海玉树5月14日电 (记者赵永新)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文物局今天联合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寨“嘉那嘛呢”启动玉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
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指挥长马顺清宣布:玉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青海省原政协副主席、省人民政府参事蒲文成,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和考古司司长关强,以及青海省各有关厅局、玉树州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解放军总装备部设计研究总院等相关勘察设计单位专家,新寨村藏族群众等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主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现拥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33处文物点。4月14日发生的7.1级强烈地震,给玉树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众多承载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遗产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董保华副局长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震区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先后做出一系列重要批示。他强调,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是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保护工程既是重建物质家园,也是重建精神家园;不仅是对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支援,而且具有心灵慰籍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意义。他希望灾区各级文物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以对国家、对民族、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遵循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区分轻重缓急,尊重文化遗产保护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相关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认真编制震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和具体工程方案,做好工程组织实施工作。以实际行动加入到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行列中去,为灾区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用抢救保护的成果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玉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朱晓东,玉树州政府领导和新寨村村民代表先后在启动仪式上发言。
启动仪式举行后,国家专家组随即在第一阶段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对新寨嘉那嘛呢开始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测绘,并着手编制具体修复工程方案。青海省文物部门也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指导当地文物部门对新寨嘉那嘛呢进行抢险支护和现场清理工作,组织安全巡防组开展新寨嘉那嘛呢的安全巡视,确保文物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为修复工程的尽早实施做好准备。同时,国家文物局将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积极配合青海省委、省人民政府,全力支持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省文物局,做好文物抢救保护修复专项规划、受损文物保护单位修复工程方案的编制以及后续施工组织工作,确保震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按照灾后重建规划的统一部署及时、有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