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中国)促进中心

首  页  |  中心简介  |  新闻动态  |  遗产知识  |  法律法规  |  科研与实践  |  在线互动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理论前沿

品牌动态

“路宝”汽车
“比亚迪”汽车
“习酒”
“口子窖”酒
“景芝”酒业
“通化”葡萄酒
“远航九江”酒
“北大仓”酒业
“竹叶青”茶
“天方茶业”
“茗山生态茶”
“怡清源”牌
润思茶产品
“凤牌”滇红茶
“巴南银针”茶
“新安源”牌茶
“花秋牌”茶
“漕溪”黄山毛峰
“松萝山牌”茶产品
“海堤”牌乌龙茶
“天福”茶叶
“狮峰”茶
“徽六”牌六安瓜片

友情链接

WBCHC
WoBraCH P&D Found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


 

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初具规模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玮 发布日:2010-04-30 15:35:34
【字体: 】‖ 阅读(0) ‖ 打印收藏推荐 关闭
 

    30日举行的全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经初具规模,并从单纯的水下考古发展为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从近海海域扩展到远海海域,从单一部门主导发展为多部门积极参与协作。

    在谈到“十二五”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时,单霁翔说,编制工作应注意明确今后五年内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可以带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保护项目和前瞻性科研课题,统筹考虑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各方面需求。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各地方文物部门和科研单位在做好沿海水下考古调查、摸清家底的同时,要积极开展“南澳I号”等重要古船的水下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研究、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项目;通过各方努力,尽快建立起国家主导、地方支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沿海海域为主、远海海域为辅、适当兼顾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格局。

    中国海岸线长18000多公里,拥有广阔的管辖海域,航海历史十分悠久,水下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国家文物局一直将沿海水下文物调查工作作为水下考古工作的重点,目前已发现100余处水下文物点,其中海南省的北礁沉船遗址、西沙甘泉岛遗址已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9月,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将进一步整合现有水下考古和文物保护力量,统筹协调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目前,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在人员素质、设备力量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有一定规模,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水下考古工作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TOP 

上一篇:兔年新春致辞
下一篇:金融危机下 企业如何做品牌?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下载中心 |  免责条款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世界品牌文化遗产(中国)发展促进中心
地址:光华路15号院1号楼泰达时代中心4层 邮编:100026 联系电话:010-65811839 传真:010-65811839-812 技术支持:010-65811839-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