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构成了一部中原地区上下2000年形象直观的建筑史 ,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位于登封市城东南15公里处的观星台,为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天文学建筑(资料照片摄于2005年5月)。
根据中国古代天文学理论,嵩山历史建筑群所在的登封市(古称阳城)是天地的中心,并逐渐成为中国早期王朝建都之地和文明的中心,中国古代礼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热衷于在此建立核心基地,所以中国 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各种主要建筑类型的代表作品在这里得到了真实保留。

位于嵩阳书院门外的这块《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刻立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碑高超过9米,是河南最大的石碑(资料照片摄于2005年5月)。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位于嵩山峻极峰下的嵩阳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院内的这株“将军柏”,树龄超过了3000年(资料照片摄于2005年5月)。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先后完成了文本编制、立法保护、环境整治、文物保护和展示等多方面工作,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颁布了保护管理条例,使遗产保护走上了常态化、法制化的轨道,并接受了世界遗产 中心专家的正式预评估和验收。
在2009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辩论,决定将嵩山历史建筑群的申报文本进行材料补充,留在2010年在巴西举行的第34届遗产大会上进行审议。
为争取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成功,河南省已邀请国际知名遗产专家来河南省实地指导。目前,补充材料文本已经编制完成,经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后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等待今年7月在巴西召开的第34届 世界遗产大会评审。
|